
從『滴水不漏』到願意敞開心房:一次品牌顧問的反轉經驗
今年參與的青農輔導計畫中,其中有個輔導案例是從最初線上會談時的「滴水不漏」、防備明顯,到後來因為社群策略與 AI 應用的建議而逐漸打開心房,讓我再次思考顧問角色的本質,不是提供標準解,而是以觀察、理解與引導,陪伴創業者一起找到願意行動的節奏。
今年參與的青農輔導計畫中,其中有個輔導案例是從最初線上會談時的「滴水不漏」、防備明顯,到後來因為社群策略與 AI 應用的建議而逐漸打開心房,讓我再次思考顧問角色的本質,不是提供標準解,而是以觀察、理解與引導,陪伴創業者一起找到願意行動的節奏。
當 Apple 宣布設計團隊將改為直屬執行長 Tim Cook,不只是一次人事異動,而是設計角色在組織中重新被定義,從Apple 設計團隊組織變化歷程中,探討台灣企業組織中當設計團隊面對最高決策者時,設計師與主管需具備的溝通、策略與文化建構力。
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越來越多,從文字、圖像、簡報、Logo設計到影片…,市面上這麼多的服務,創作者們跟設計師們難道真的會因此被取代嗎?要想調整或挑戰業主是否能夠被教育去「瞭解設計價值」,不如從我們的心態去調整,才能有機會在這個 AI 人工智慧時代下,所產生的市場區隔中脫穎而出。
即便大規模的資訊公司也不見得會對使用介面有要求,設計師交付產出也是過得去就好,長久下來設計師能發揮的空間有限、產出也是千篇一律,可能也會因此失去熱情。除了需要提高團隊對介面設計的認知以及重視程度,也需要再強化設計跟開發團隊的溝通,並且開始用實際優化後的成品去教育、影響顧客以及慢慢提高他們對於系統平台的期望。
在外部協助企業擔任團隊顧問時,會觀察到一些狀況,尤其是專案執行團隊很常遇到的問題。當業務把案子帶回來,交接給專案經理時,無法用言語或文字清楚交代跟客戶在洽談專案時的需求以及獲得的情報線索,導致專案經理在執行專案時踩到各種地雷卻不自知。有哪些事情是當業務接回案子時要注意的事情呢?
專案經理並不是一個簡單討喜的工作,很多技術工作者也時常認定專案經理就只要出一張嘴輕輕鬆鬆就好,但專案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工作事項繁雜、時常被打斷很難專注、要時常進修學習工作領域中的專業,還得學會這些軟技能以及延伸的各種技巧,那麼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你們的東西就是沒有設計啊,只是把我給你們的圖片那些東西貼一貼而已,那我也會貼啊!」不管在哪裡,已經聽了好幾遍這類的話,因為業主永遠無法理解,就算他們認為只有「貼」文字跟圖片,那麼肯定也沒辦法貼得比設計師好看,但是這件事情無須爭辯。那麼該怎麼做呢?
上一篇「設計網站要多少錢?」這篇接著聊「許多人對網站設計的錯誤觀念」。主要針對業主在搜尋網站製作、網站設計服務的團隊時,最常見的幾個錯誤觀念,以及可能時常會跟網站設計團隊合作的網路行銷公司、整合行銷公司、廣告公司、品牌設計公司等等,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以及思考面向。